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1921-1991)

发布日期:2013-03-01     浏览次数:次   

                         化学系创办于1923年,是厦大初创时期首批建立的理学系科之一。【注1】

化学系的第一位系主任,是留美归来的刘树祀博士。刘是我国二十--三十年代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在电化学与制革学两方面,均有很高造诣,是我国研究熔盐电解的先驱,曾以《电解法制铍-一铝合金》一文享誉欧美。刘来校后,先后担任过教务主任、大学秘书和理科主任。在他主持下的短短几年,厦大理科建成化学楼、博学楼和制革实验所。由于制革实验所是我国高校建立较早的科研与实验基地,更由于刘树杞是当年极负声望的化学家(中国化学会对他的赞语是:“当今化学名辈,多出其门下”),所以,化学系在其创办初期,就在国内小有名气。

1928年,耶鲁博士纪育沣继刘之后出长化学系。纪早年师从嘧啶权威约翰逊,专长嘧啶化学,在生化试剂与药物合成方面亦颇多建树,是我国知名的有机合成化学家,生前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在刘、纪主持系政的二十年代,化学系师资虽强而规模仍小,年招生数l-3名,在校学生仅10人左右,理论有机化学家刘云浦,是化学系第一位本科毕业生。

1930年,继纪育沣之后,物理化学家、化学史家张资珙博士出任化学系主任,兼理学院院长。张是科学史名家李·约瑟的朋友,不但书教得好,而且酷爱人才,卢嘉锡当年就是因为张的力劝从数学系转而主修化学系的。

张离任后,留美归来的区嘉炜博士、留法归来的张怀朴博士,先后出长化学系。区、张均是物理化学专家,区且长于工程化学。其间,先后来系任教的还有刘椽、杨伟、方锡畴、张希陆诸教授。

在张资洪、区嘉炜、张怀朴先后主持工作的七、八年间,化学系的规模有较大发展,在校学生数由10名左右增加到20余人,年毕业生5名左右。卢嘉锡(1934年,厦大第9届毕业生),蔡启瑞(1937年,厦大第12届毕业生),陈国珍(1938年,厦大第13届毕业生)等便是这期间的优秀毕业生。

抗战期间,有机化学家刘椽为化学系主任,并兼过理学院院长。刘受命于时局动荡、学校内迁的困难时期,但由于他擅长于组织管理,因而化学系得以在战乱中保持着有序的教学,不仅生存下来,而且略有发展。

四十年代初期,傅鹰、蔡镏生相继应聘来校。傅是著名物理化学家,国内胶体化学权威,以学识渊博,治学严谨著称。蔡也是我国著名的物理化学家,擅长化学动力学,与萨本栋校长私交甚笃,是萨极力争取来的。傅,蔡来校执教,对于化学系在物理化学方面的发展颇有影响。傅来校时,任校教务长兼理学院院长,律己律人均十分严格。傅作为名师和严师,带出了一班高质量的学生。在七名学生中,就有邓从豪(原山东大学校长,著名量子化学家),周绍民、程炳耀、黄保欣(香港立法委员,经济委员会主任)等杰出人才。

1946年,旅美归来的卢嘉锡博士,应聘回母校执教,接替刘椽出任化学系主任,兼理学院院长。卢是中英庚款留学生,伦敦大学学院(Ugiver-sit?C011oghLondon )博士。尔后,又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师从结构化学权威、两次诺贝尔奖获得者鲍林,成为我国最早的核科学家之一,在结构化学方面有高深造诣。卢来校后,经战乱而保存下来的化学仪器陈旧,药品匮乏。为了重振化学系,卢于1947年亲赴台湾,筹款并购买了一些仪器、药品,同时还争取了吴思敏(有机化学家),陈允敦(结构化学家)、李博达、胡嘉谟【注2】等教授来校。此后,物理化学家钱人元教授亦来校任教。钱后来在高分子物理领域颇多建树,曾任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所长,被推选为中国化学会理事长。

四十年代后期,化学系有卢嘉锡,钱人元这样一流的教授,设置了现代化学概念(量子化学)、统计热力学等国内少有的课程,教学水平之高与学术风气之浓,都是在国内享有声望的。这一切,为解放后化学系在科研与教学两方面的高水平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因此,这一段时间被认为是化学系战后的中兴时期。当时,在校学生人数已增加到50名左右。田昭武(第24届毕业生),张乾二(第25届毕业生),以及被誉为“走在世界前列的蛋白质结晶学家”朱沅(第23届毕业生),是这个时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

解放初期,卢嘉锡教授任理学院院长,陈国珍教授为化学系主任。由于党对教育事业的关怀,化学系的规模发展得很快。1949-50学年度,在校学生50名。此后十年,在校学生数从550到650不等,约占全校学生总数的六分之一。为培养高层次人才,1951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接着,又招收催化,电化研究生。截至1966年,在厦大培养的63名研究生中,化学系有41名,占了三分之二。

从五十年代初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化学系的仪器设备增加,专任教师人数由1950年的12名增加到1961年的96人,各专业队伍逐渐成熟,开始显示出各自的风格与特点。与此相应的是,专业建制日趋完善,相继建立结构化学,分析化学,电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催化化学等专门化。1958年至1960年,还曾设置过放射化学专业。五十年代初由卢嘉锡教授创建的结构化学与陈国珍教授创建的分析化学专门化,均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在我国高校中享有较高声望。其中,卢嘉锡教授,作为中国科学院第一批数理化学部委员,教育部聘任的首批一级教授,更具有全国范围的影响。六十年代初期,催化与电化学科研工作开始形成特色,在国内高校中居于明显的领先地位。省科委重视化学系物理化学专业三个方向的发展,支持化学系创办隶属于中国科学院福建分院的化学一所与化学二所,分别从事结构化学与催化、电化学研究。稍后,由分析组抽调部分教师,组成海洋化学研究,同时成立海洋化学专门化。至此,专门化建设基本完成。

随着教学与科研的迅速发展,系的党政领导机构亦日趋完善。1958年,建立化学系总支委员会,刘正坤任书记。此后,刘正坤长期担任总支书记职务,先后与陈国珍教授,顾学民副教授担任系主任的系行政领导一起,为化学系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五,六十年代之交,是化学系名师荟萃的好时期,当时有一级教授卢嘉锡,二级教授蔡启瑞,三级教授陈国珍,吴思敏、方锡畴,副教授6人。但是,为了支援兄弟单位,化学系输送了许多骨干。1960年,为筹办福州大学与物质结构研究所,卢嘉锡教授赴榕任职(化学一所也随之迁往福州)。1963年,陈国珍教授调任于二机部。而在此之前,为了发展我省的化学工业,江培萱于1958离开厦门抵三明。此后,中科院福建分院撤销,化学二所改属华东分院、全称为中国科学院华东分院催化、电化学研究室。该室迁址在三明后,改称为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二部。随着化学一所,二所和海洋研究室先后迁离厦大,分别发展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海洋三所海化室,化学系的一批优秀教师奔向福大,物构所与海洋三所,有些已成为这些单位的骨干。现中科院福建物构所已成为我国结构化学的重要研究基地之一。福大,海洋三所也已发展成国内有一定声望的教育、研究机构。三明化工厂则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化工生产基地。对此,厦大和厦大化学系是有贡献的。

文革十年动荡,使教学与科研蒙受重大的损失。化学系广大教师与1973年就任系主任刘正坤,坚持进行并抓好"四大块"基础课的教学。1973年林仲柔任党总支书记。1970年后,连续招收了五届工农兵学员。

1977年后,先后恢复了正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招生制度。此后十年,是化学系迅速上升时期。在这个时期,教学与科研工作十分活跃,取得一系列重要进展。

1983年,鉴于厦大在物理化学领域雄厚的研究力量和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育部正式批准成立厦门大学物理化学研究所,设催化,电化学,量子化学与结构化学三个研究室,有正式科研编制82名。首任所长蔡启瑞教授,两年后,周绍民教授继任所长;

1984年,建成一万九千平方米的化学大楼;

1986年,经国家计委,国家教委批准,建立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年,经国家科委批准,作为首批建站单位之一,建立物理化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后又扩展为包括分析化学在内的化学系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987年,物理化学专业被批准为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点;

八十年代以来,化学系与物理化学研究所已培养博士10名。硕士135名,本科毕业生800多名。

1978年以来,有12个科研项目获国家级奖励,39个项目获部,省级奖励,4个项目获专利权;

八十年代以来,已出版专著,译著19部,其中两部专著被选送参加法兰克福国际书展;

1987年,田昭武,张乾二荣获省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的光荣称号。

现在,化学系,物理化学研究所已发展成为系,所,厂结合的千人集体,教职员工共336人,分属于2个办公室,8个教研室(研究室),1个化工厂和1个后勤供应室。其中,教师和研究人员逾200人;在这支队伍中,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2人(蔡启瑞、田昭武),博士生导师6人(除上述2人外,还有周绍民、张乾二、林祖庚、黄本立),教授17人(除上述6人外,还有黄开辉、万惠霖、区泽棠、余乃梅、万祯、张荣坤、刘文远、杨孙楷、潘容华,郭奇珍,徐志固),副教授52人,高级工程师和高级实验师8人。在学博士生23名,硕士生110名,本科生近600名。系属化工厂以推广应用系、所的科研成果为主,其年产值可达百万元以上。系阅览室占地面积600多平方米,藏书4万册以上。分散在各实验室的大,中,小型仪器设备共5千多台(件)。总投资达1,200万元。现任系主任兼所长张乾二教授,党总支书记王火。

办学六十载,化学系培养的研究生逾二百,本科生近四千,学科遍及无机、有机、分析、高分子和材料、物化(包括催化、电化学、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优秀人才,代出不穷,追根溯源,有两点值得一提,一是,化学系历来师资水平高,二是,化学系领导和广大教师历来重视教学工作,化学系有代代相传的良好学风。

在化学系任教和任教过的教师中,被推行为中科院学部委员的有七人,他们是纪育沣、傅鹰、蔡镏生、卢嘉锡、钱人元、蔡启瑜、田昭武;担任过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的有三人(卢嘉锡、钱人元、田昭武【注3】);国务院学位评议委员二人,有一人担任过中科院院长(卢嘉锡),七人担任高校校长与中科院研究所所长(卢嘉锡、钱人元、田昭武、邓从豪、张乾二、黄金陵、魏宝明)。这些高水平的老师,是造就一代代高质量学生的优越条件。

化学系的第一位教授刘树杞,就很强调理论与实验并重,他创办制革实验所,熔教学与科研于一炉。纪育沣、区嘉炜、刘椽诸教授,均以教书认真为师生称道。区当系主任时,亲授物理化学,高等无机与分析化学三门课程。有一次考试,因题目深奥,仅卢嘉锡做出来,但小数点错了,区只给1/4的分数。他说,小数点很重要,如果让你设计一座桥梁,错了一个小数点,桥会塌下来的。傅鹰教授是个大学者,却亲自为一年级讲授普通化学,亲自编写教材,要求学生十分严格。卢嘉锡教授亦是长期坚持教学第一线的典范,他教授的课程多是当时国内新开设的,内容深奥,但讲授很有特色,在浙江大学与厦门大学都受到热烈欢迎。他强调科学家应以“C3H3”为准绳,即Clear Head (清醒的头脑)、Clever Hands(灵巧的双手)、Clean Habit (清净的习惯)。蔡启瑞教授年轻时几乎教过化学系的各门功课,年逾七旬仍没离开讲台,他以渊博的学识为基础,善于启发后学举一反三,触类旁通。陈国珍教授于于六十年代初在为一年级学生开设普通化学课程时,曾以概念严谨,深入浅出,没有一句多余的话而成为全校的典范,教务处曾将他讲课的录音播放给全校文理科教师学习,号召全体教师学习他精练的教学法。田昭武教授讲授物理化学以其概念严谨、言简意赅著称。周绍民教授是电化学家,却为一年级学生开无机课,他批改作业时,连标点符号的错误都不放过。在化学系,开设新课最多的,大概首推张乾二教授,他上课时所表现出的娴熟论证技巧和严密逻辑,令人折服。由于化学系有这样一批名师、严师,保证了长期高质量的教学,培养出高质量的人才。另一方面,由于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在学术带头人和许多骨干教师开出的课程中,都能溶入新成果、新知识,形成自己的体系和一定的特色。如以近年来开出的课程为例,具有这种特点的有:《电化学研究方法》、《现代电化学选论》、《角动量理论与原子结构》、《群论的化学应用》、《催化原理》、《催化专题》、《电子能谱与表面化学》、《谱学》、《现代配位化学》、《仪器分析》和《有机合成原理》等。在教材建设和教学实践中,一批中青年教师正趋于成熟,中年教师万惠霖教授和好几位副教授开设的课程都受到好评。

化学系历来重视基础理论课和实验课的教学,不断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即使在文革期间基础理论教学受到严重冲击的情况下仍然千方百计尽量保住“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包括结构化学)等“四大块”的系统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努力引入新技术,不断更新实验内容,例如,将光谱电化学、计算机联用技术、分子荧光分析、化学发光分析以及ICP一原子荧光分析等新技术较早地引入本科的专门化实验教学,并在基础课实验教学中增加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实验内容的水平。实验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基本操作和技能的严格训练,并严格掌握实验课考核的评分标准,注意培养学生的判断和思维能力,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解放三十多年来,化学系的实验室建设有重大成就。迄今为止已建立基础课、专业课配套实验室15个,常规仪器设施较为完备,贵重仪器的设置在国内高校中居于前列。如物构教研室的四园X-光衍射仪,催化教研室的激光拉曼光谱仪,都是价值数十万元的现代化设备。今日化学系,既能够为教学提供较完备的常规实验条件,也能满足高水平的科学研究的需求。随着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的建成,以及价值一百万美元的仪器设备,如计算机、紫外可见光谱仪、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转靶X-射线衍射仪和比表面、孔结构测定仪等的投入使用,化学系和物理化学研究所的设备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

优秀的师资,良好的设备,和勤奋好学的传统,造就了化学系一代代学生,为进一步激励学生为振兴中华、建设四化的学习热情。1983年以来,化学系设立了“重学奖学金”、“吴思敏奖”和“卢嘉锡、蔡启瑞奖学金”。三年来,先后有27名本科生、研究生获奖。此外,还有18名研究生、本科生荣获校“嘉庚奖学金”、“本栋奖学金”和“亚南奖学金”。

系所结合、教学与科研并重,历来是化学系办学的一大特点。化学系的党政领导,坚持“高校应当成为两个中心”的办学思想,十分重视、支持科研工作的开展。从五十年代中期到六十年代中期,化学系的科研工作有较大的发展,科研队伍迅速扩大,并开始引进大、中型仪器设备(如顺磁共振谱仪、红外光谱仪等),物理化学与分析化学中的光分析均居于国内先进行列。到了八十年代,物理化学研究所的创办与固体表面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建立,则标志着化学系和物化所的科学研究又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化学系的科研工作,虽不乏专业间的渗透与交流,但仍以教研究室、研究室为主,每个室都有其独到之处。组建于1958年的催化教研室,是我国最早开展催化化学研究的基地之一。三十年来。该室的研究课题涉及乙炔化学、石油化工、一碳化学、精细化工、仿生催化、电催化和光(电)催化等领域。在取得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的同时,新型、高效催化剂的研制也有很大成绩。有些成果不仅在国内是领先的,而且在国际上产生了重大影响。

创办与指导这个专门化的,是蔡启瑞教授。蔡教授早年从事过有机合成与结构化学研究。1956年回国后,为改变我国化学工业、石油工业的落后状态,主动请缨,创办了催化专门化。六十年代初期,就在国际上较早提出络合催化的理论概念,并在烯、炔烃催化转化和化学模似生物固氮研究的基础上,系统总结出络合催化可能产生的“四种效应”。蔡启瑞教授很早就注意到过渡金属化合物的配位络合催化作用及其与金属酶催化作用、过渡金属催化作用之间的内在联系,关联了过渡金属和簇合物的催化作用(如铁催化剂和固氮酶的原子簇活性中心多核络合活化N2和稳定高位能中间态N2HX的作用机理),并对过渡金属催化剂作用下CO的缔合式加氢机理的研究也有重要启发,从而形成了以他为代表的厦门大学催化研究的理论特色。在催化研究中,他充分运用分子轨道理论与价键理论,是我国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催化剂作用机理与催化反应机理的杰出奠基人之一。除了培养博士生、硕士生和本科生外,他还三次接受部委委托,举办全国性的催化讨论班、进修班和研讨班,为高校和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培养了近百名中、高级专门人才。

由于蔡启瑞的杰出工作,他先后被选为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委员、国家科委物理化学学科组委员、中国化学会理事、国际催化大会理事、际催化大会理事、厦门大学副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厦门市科协主席、福建省工程咨询总公司顾问、第二届全国政协特邀代表和第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在蔡教授指导下,催化教研室和研究室已成为一个阵容强大、成果丰硕的教学、科研集体。建室以来,已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3部(《催化原理》、《氨合成催化剂》和《固体催化剂》),先后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三次,国际性学术会议二次,承担和主持国家重点项目各1项,得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助1项(催化和固氮),资助额达50余万美元,有15个科研项目先后18次获国家科委、国家教委和省级奖励。其中,“络合催化理论的研究”与“在固氮酶作用下和在铁催化剂作用下固氮成氨的研究”分别获1982年和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络合催化理论与化学模拟生物固氮”等三个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

厦门大学“南强奖”第一个特等奖获奖单位一一电化学教研室,自1955年创办以来,在学术带头人田昭武教授、周绍民教授领导下,紧跟世界先进水平,发挥自身的特长与优势,在电化学的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方面形成了特色,成为我国电化学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在学科研究领域的广度与深度上均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已跻身于国际电化学研究的先进行列。

在化学系六十年发展史上,电化学占有极重要的一席。二十年代的刘树杞教授、三十年代的张怀朴教授、四十年代的钱人元教授,当今的田昭武教授、周绍民教授以及林祖赓教授,都是在电化学领域有成就、有影响的专家。

建室三十年来,电化学教研室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发表论文200余篇; 出版专著3部(《电化学研究方法》、《金属电沉积一机理和研究方法》和《电化学研究方法新进展》),其中,《电化学研究方法》(田昭武著)一书被选送参加法国国际搏览会中国书展,1982与1984年,两次主办全国电化学会议,1985年,田昭武、蔡启瑞两教授联合主持了国际光催化、电催化与氧化还原酶模拟催化学术会议。从1978到1987年,电化学教研室有17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其中,田昭武教授主持的“电极过程-一动力学与研究方法”获1987年全国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电极过程和等效电路理论研究”等三个项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此外,获奖项目“多孔电极极化理论”、“金属电沉积机理及研究方法”和“电化学问题中电子计算机技术研究”,也都达到很高的水平。七十年代以来,教研室先后四次接受国家有关部委和全国性专业学会委托,主办四期电化学研讨班,培养学员200余名。

近年来,电化学教研室在国际学术界的活动日趋活跃。1982年以来,已有包括3名前国际电化学学会主席在内的8位专家来校讲学,在British Council 1987-1989的ALes (Academic ELink with China Scheme)计划中,我国只有厦大电化学专业与西安交大系统工程专业被列为交流单位。国际上研制电化学仪器最有名气的两大公司之一、美国的PAR公司与厦大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在美国国内,PAR只与Johns Hopkins大学建立了这种关系。

电化学教研室的这些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两位杰出的学术带头人:田昭武教授和周绍民教授。

田校长是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化学会第22届理事会理事长、英国威尔士大学百年校庆授予的五位名誉科学博士之一、国际太阳能光电转换和储存会议组织委员会唯一的中国学者,福建省科协主席,现任厦门大学校长。田昭武教授致力于电化学研究三十余年,在电化学学科及电化学应用两方面均作出开拓性工作,先后提出多孔电极极化理论、半导体电极光电理论和自催化电极过程理论,在国际上首创新型离子色谱抑制柱技术,研制多种电化学仪器,为我国电化学科学走向世界作出了贡献。他的事迹已收录于英国《世界著名人物词典》。田昭武教授还被选为第七届全国政协常委,并荣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周绍民教授,莫斯科门捷列夫化工学院物理化学副博士。1957年回国后,历任科研处处长、化学系主任、物理化学研究所所长。现任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美国化学会会员、《厦大学报(自然科学版)》主编。长期以来,周绍民教授致力于电化学研究,在有机电化学电结晶与表面电化学、生物电化学诸方面有重大建树。近年来,有四项成果连续获国家教委优秀成果奖和省科技进步奖。

在两位导师培育下,电化学教研室已经建立一支从年龄、专业特点到职称等方面结构比较合理、阵容强大的老中青学术梯队。一批中年教师在学术上正迅速成熟起来。副校长、博士生导师林祖庚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是化学系第一位接受国外博士生代培任务的教授。

与催化和电化学鼎足而立、构成物理化学专业三强之一的,是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专门化。

早在四十年代末期,卢嘉锡、陈允敦两教授就着手组建结构化学专门化。1950年,在高校中首先创办了以结构化学为主的化学研究所。1951年,又招收了第一批结构化学研究生。当代国内从事量子化学、结构化学的知名教授邓从豪、张乾二、黄金陵,都是四、五十年代化学系的毕业生。

卢嘉锡教授是我国物理化学、特别是结构化学学科的杰出奠基人之一。1981年5月至1987年1月,出任中国科学院院长;1984年,当选为欧洲文理科学院院士;1985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和理事会理事;1986年,又当选为中国科协副主席,现任全国政协副主席。作为学者与教育家,卢嘉锡教授对厦大化学系的发展贡献卓著。

卢嘉锡教授离校后,张乾二教授不仅继承了卢教授在结构化学方面的事业,而且向新兴学科发展,成为厦大量子化学专门化的创始人。张乾二教授在六十年代初期我国量子化学刚刚发展的时候,师从唐敖庆教授,并参加其领导的研究集体,为配位场理论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后来,该项研究获1982年全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七十年代中期,张在国内较早地提出H矩阵图形方法。八十年代以来,又相继提出多面体化学键理论,建立双倍集技巧和键表方法,在发展量子化学中的群论新方法与新技巧方面居于世界领先行列,是我国量子化学领域最有成就的教授之一,张乾二教授现为中国化学会理事、福建省化学会理事长之一、英国Molecular Structure(Theochemistry)杂志海外编委、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所所长、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从七十年代后期到八十年代中期,结构化学与量子化学教研室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两部(《休克尔矩阵图形方法》和《多面体分子轨道》,前者被科学出版社选送参加国际书展);1984年,“H矩阵图形方法”获省高校科技成果一等奖;1986年,“多面体分子化学键理论”获国家教委优秀科技成果奖。现在又与吉大、北大等高校一起,承担了“七?五”期间我国重大科研项目“应用量子化学研究”的任务。厦大已成为我国量子化学教学与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分析化学专门化是1952年陈国珍教授创立的。陈教授是我国有声望的分析化学家、一级研究员,在分子光谱分析方面造诣很深,是我国发展分子光谱分析技术的主要推动者之一。在原子能利用与海水分析领域,陈先生也有独特贡献。五十年代,任厦大化学系主任、校长助理,六十年代后,先后供职于二机部和国家海洋局,分别担任总工程师和副局长。现在,陈教授是厦门分析化学博士点兼职导师。在其指导下,分析专门化创办之后发展很快,到五十年代后期,已发展成为包括分光光度、发射光谱和电分析实验室,仪器设备和科研成果在国内领先的专业点。历经三十余载,分析专门化已经形成仪器分析门类齐全,既能开展理论研究、又能研制分析仪器的有特色的专门基地。分析化学教研室已成为我国分析化学领域中一个基础好、力量强、成果多的教研室。其近代分子和原子光谱分析水平居于国内前列,电分析亦有较高水平。

1986年,专长原子光谱分析(包括原子发射、原子荧光以及ICp-原子荧光光谱等)的黄本立教授调化学系工作,并主持分析化学博士后流动站,指导3名博士后科研人员,为化学系的原子光谱分析沟通与国外同行的联系做了大量工作。黄本立教授现任中国化学会理事、分析化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福建省政协委员。

六十年代以来,分析教研室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专著七部;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的达200多人次;先后五次主办或联合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和讨论班。1978年,“75-3A型快速极谱议”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0年,“Sy、1型溶解氧测定仪”获国家科技发明奖;此外,还有四个项目获省级奖励。八十年代初期,学校从该室抽调部分教师组建科仪系和环保所。

无机专门化创办于1956年,创始人为顾学民教授。她两度出任化学系主任,为化学系的发展做了许多工作。三十年来,无机专门化基础课教学多次受到表扬获得奖励,科研也取得多方面成果。

有机化学在厦大有较长的发展过程,专门化正式创办于1956年,由长期在化学系执教的方锡畴教授负责。该室在理论与应用研究方面,都取得不少成果。其中,“从蜂蜡提取正三十烷醇及其在农业上的应用”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与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关于三唑类农药的研究获专利权一项。

创办于1973年的高分子专业,是我省高校唯一的专业点,其发展及由来可追溯到1958年。当时,由于高分子化学的发展,省政府要求我校筹办一个化纤厂。蔡启瑞教授领导一批教师试制了尼龙11与尼龙66。六十年代初,在厦门化纤厂成立的时候,高分子专门组有了学生。在培养了两届毕业生之后,因调整而下马,1970年,仍由蔡启瑞教授倡导重新组建。成立十多年来,发表论文35篇,取得专利1项,有四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有多项应用性研究投入生产,收效良好。同时,与省内外多家单位建立协作关系,接受咨询,成为有影响的专业点。

材料化学专业建立于1985年,这是在材料科学飞速发展的潮流中诞生的一个新方向。现正在进行将高分子与材料化学合并的工作,专业方向是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和膜分离及膜反应器材料。

创办于1958年的海洋化学专门化,在我国高校中是一个富有特色的专业。创始人李法西教授,生前任中国海洋学会副理事长,是一位有影响的海洋化学家。七十年代,厦大组建海洋系,海洋化学专业遂脱离化学系,成为海洋系三个支柱之一。

经过几代人的奋力耕耘,尤其是解放以来几位杰出学术带头人的卓越奉献,化学系已在全国高等院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特别是其物理化学更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学科点之一,在国际上也有重要影响。198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李远哲博士来校访问时,通过参观和座谈,对化学系和物化所的工作给予很高评价。他说,厦门大学化学系在美国可以排在前20名之列。在此之前,美国斯坦福大学化学系Hodgson教授来访时曾参加了蔡启瑞教授指导的两名硕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在他回国后向世界银行提交的书面报告中写道,厦大化学系硕士研究生的水平可以与中国以外的最好的大学相比。在党的改革开放和教育要面向四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方针指导下,化学系和物理化学研究所通过相互讲学、科研合作、派出进修和攻读学位(包括共同培养博士生)等多种形式与国外科学家建立了广泛的学术联系。迄今为止,从国外学成归来的有近50人,仍在国外学习的有50余人。近几年来,学成归来的同志在各自岗位上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尤其是几位正当而立之年的博士后以他们在国外前沿学科领域学到的专长,正在原子簇的激光产生和飞行时间质谱仪的研制,表面增强拉曼效应及其在电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结构敏感型电催化反应、络合分离膜和催化功能膜的研制,以及原子光谱分析等课题中显身手,展鸿阁。随着时间的推移,怀着拳拳报国之心的大批后起之秀将逐渐挑起教学和科研的大梁。“长江后浪推前浪”,展望未来,厦门大学化学系和物理化学研究所是大有希望的!

撰稿:余亚雄 审稿:万惠霖
摘自厦门大学院系馆所简史
(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1990年10月第1版)

注1:

据考证《厦门大学校史(第一卷)》(厦门大学校史编委会 洪永宏编著)(以下简称“校史”),厦门大学自1921年初创时,即创办了化学学科,但建化学系则应为1924年。

(1) 厦大初创时期的学科建制。

厦大1921年办校时,学科是以部、科为建制的,科之下设“门”。门,一般是针对本科设置的。

1921年2月-4月间,厦大第一批招生以师范、商学两部进行,师范部下设文、理两科。8月间,第二批招生时,则以文、理、商、教育四个学部进行。第一、二批学生均为预科生。(校史第12、35页)

1922年,增设工学、新闻两学部,并开始兼招本科生。(校史第319页)

1923年4月,各学部改科,共设6个科,即文、理、商、教育、工和新闻。(校史第320页)

1924年6月,学校教学机构调整、压缩,撤部、改科、设系,计设文科、理科和预科三个科,文、理两科之下再设14个学系,其中化学系列入理科。(校史第64、321页)。从此,化学系建制一直保留至今。

(2) 化学学科初创时期的师资与课程设置

1921年初,厦大仅聘教职员不足20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人。当时化学学科师资即聘有留美博士(化学工程)刘树杞任理科教授。刘树杞博士1921年初应陈嘉庚先生敦聘来校任职,协助陈嘉庚及邓萃英校长建校事宜以及筹划理科课程建设,任校长秘书和理科主任。任理科化学系首任系主任,并两度代理校长职务。刘树杞教授1927年1月17日去职离校。(校史第13、78页)

此外,协助陈嘉庚和邓萃英校长参与筹办厦大的郑贞文,也对厦大化学学科的初创做出贡献。郑贞文,1918年毕业于日本东北帝国大学化学系,专修理论化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20年11月底,受陈嘉庚邀请来厦,任教务长,对校舍建造及部、科设置等悉心筹划。1921年8月去职离校。

在课程设置中,1921年4月第一批学生(预科生)入学时,“根据师资条件”,全校设有17门课,其中化学列为其中之一(校史第14页)。1921年秋季开学时,全校设有19门课,其中《化学讲演》、《化学实验》列入其中(校史第35页)。

(3) 厦大化学学科初创时期的学生

据查厦大校友名录,及刘思职先生、刘云浦先生简介,厦大化学学科1921年、1922年均招收学生就读化学学科。

其中:

刘思职(1904.3.15-1983.8.18),福建莆田人,1921年-1924年就读化学系(入学时为师范部理科。主修化学门),是厦大化学学科第一位本科生。1924年转学由厦大离校师生当年创办的上海大夏大学化学系,1925年毕业。是我国著名的生物化学家、免疫化学家,教育家,195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刘云浦(1902.7.31-1994.8.4),江苏省泰县(今泰州市)人,1922年-1927年就读厦大化学,师从刘树杞教授,是厦大化学学科(系)第一位本科毕业生。毕业后留校工作一年。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曾获天津大学授予金钥匙最高荣誉奖。

(4) 另据《中国现代化学史略》(郭保章著,1995年),有关“中国化学教育”一章“概况”章节,有“据1931年统计,……(我国)较早设化学系的(大学)有……厦门大学(1921年)……。”的表述。




注2:

在《厦门大学院系所简史》原版补订中加入了李博达、胡嘉谟两人。

李博达,1910年出生,浙江杭州人,浙江大学化学系教授。著有《普通化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年)和《普通化学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1964年)。其余履历不详。

胡嘉谟,履历不详。在“百度人物”检索,分别有“胡嘉谟 福建省高级工业学校校长 1950.1-1950.4”,“1959年2月起,山西省先后任命…、胡嘉谟、…为山西化工学院副院长”和“八路军制药厂旧址”简介中“中央军委还从延安派来药剂学家程闻藏、化学家胡嘉谟来厂担任技师”等。


注3:

三位教授担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的时间分别为:

卢嘉锡,1978-1982年(第20届),时任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院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钱人元,1982-1986年(第21届),时任中科院化学研究所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田昭武,1987-1990年(第22届),时任厦门大学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

此后,还有黄本立教授担任理事长,1999-2002年(第25届),时任厦门大学化学系教授,中科院院士。

(注解由金能明撰稿,2010年4月、6月)

上一条:厦门大学催化学科发展的回顾... 下一条:厦门大学化学学科发展简史(...